【抗战故事】平民抗日游击队-史事-渭南市大荔县政协网
首页 > 政协文史馆 >史事
【抗战故事】平民抗日游击队
2025-08-19 09:56:42 作者:Admin

平民县治原在距黄河龙门100余公里西岸的蒲关地方,这里原属陕西省朝邑县管辖,1929年冯玉祥督陕时,在这里新设县治,称平民县。

抗日战争初期,在平民县县长续俭的组织和发动下,募集百余名平民勇士,组成游击队渡河杀敌。平民渡河游击队此次作战历时47天,足迹遍及黄河东岸山西永济至虞乡一带的广大乡镇,袭击日军数十次,一度收复永济县城,歼敌数百名,缴获战利品4大车,11名勇士阵亡。事后,国民政府行政院服务团第一小组对平民县勇士渡河抗日一事进行了实际考察,编成《陕西平民县义勇壮丁渡河游击事略》一书。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书以“忠勇可风”四个大字予以表彰。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在攻占北平、天津之后,一路攻城掠地,华北大部沦陷。118日,太原沦陷,继而晋南一线亦被日军占领。日军以太原为据点,分兵攻吉县、下同蒲,迫使阎锡山溃退克难坡。日军以重炮轰击黄河西岸,派飞机轰炸西安、咸阳,日军若再沿同蒲一路南下,就可由永济越过黄河攻入陕西潼关,直取平民、朝邑、渭南等县,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危在旦夕。

在陕西战事极为吃紧之际,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爱国将领孙蔚如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制定了在沿河地区组织民众开展游击战争的计划,委派一批坚定抗日人士到沿河各县担任县长,以动员民众,配合军队抗日救亡,时称这批县长为“抗日县长”。山西忻口人续俭(约斋)被派往平民县任县长。续俭是剖腹明志、力主抗战的续范亭将军的族弟。曾于1937520日,奉陕西省政府之命,赴陕北考察财政。抵延安时,受到过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当面勉励续俭“打日本,救中国”,使续俭深受鼓舞。

平民县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济县城相望,最近处相距仅2.5公里。1938227日,日军攻占永济后,在城门楼西面安装了五六门山炮,日夜向平民县境内轰击,屋宇被摧毁,民众死伤重。到任后,续俭一面将平民县面临的危急情况呈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和陕西省政府,一面只身走遍全县各乡,每到一处,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保家卫国。在一个月时间内,就组织起了由42人组成的“平民县渡河杀敌游击队”(又名华北挺进第一队),后编入十七路军孔从周的警备第二旅,为警二旅的游击第二支队,队长王子敬。1938420日清晨,这支经短训的游击队,先期由靖安村渡河杀敌。永济人民听说是帮他们打日本的,争相欢迎,热血男儿纷纷要求加入,数日之内,连同平民来的十几名志愿者,竟扩编到五六百人。59日,游击一中队在赵伊镇破坏日军铁路交通,敌以骑兵百余人,昼夜监视修复。修复后,又被游击队拆毁破坏,先后3次,使敌异常苦恼。510日,游击队主力埋伏在永济东20公里处的柏王庙和赵伊镇汽车站,专等日军运兵汽车通过。当满载敌兵的汽车到来时,伏兵立即杀出,以步枪、机枪和手榴弹向敌扫射,击毁汽车一辆,致其死伤30余名。摸不清情况的敌军以为遇上了大部队,即由永济、虞乡调大批人马增援,待援兵到达时,游击队已撤入山中。513日,国军一七七师两个旅、团千余人渡过黄河,到达游击支队开辟的根据地-水峪口、太峪口、虎头山一带驻扎。519日晚,游击队破坏了永济县赵伊镇东西两边的铁路和电线。528日傍晚,游击一、二、三中队与敌在仁阳村铁道旁相遇,激战通夜,使敌伤亡惨重,给养断绝,弃城远逃。游击队遂于529日上午12时,率先攻入县城,收复了永济,缴获战利品共4大车。这些东西用船运到平民县政府,由续俭亲自交警备第二旅旅长孔从周点收。63日,续俭将游击队勇士带回了平民县。